随着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态,電力生産消費也呈現新常态特征。電力供應結構持續優化,電力消費增長減速換檔、結構不斷調整,電力消費增長主要動力呈現由高耗能向新興産業、服務業和居民生活用電轉換,電力供需形勢由偏緊轉為寬松。
2015年,受宏觀經濟尤其是工業生産下行、産業結構調整、工業轉型升級以及氣溫等因素影響,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0.5%、增速同比回落3.3個百分點,第二産業用電量同比下降1.4%、40年來首次負增長。固定資産投資特别是房地産投資增速持續放緩,導緻黑色金屬冶煉和建材行業用電同比分别下降9.3%和6.7%,兩行業用電下降合計下拉全社會用電量增速1.3個百分點,是第二産業用電量下降、全社會用電量低速增長的主要原因;兩行業帶動全社會用電增速放緩的影響明顯超過其對經濟和工業增加值放緩産生的影響,這是全社會用電增速回落幅度大于經濟和工業增加值增速回落幅度的主要原因。四大高耗能行業用電量比重同比降低1.2個百分點,第三産業和城鄉居民生活用電比重同比分别提高0.8個和0.6個百分點、分别拉動全社會用電量增長0.9和0.6個百分點,反映出國家經濟結構調整效果明顯,工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拉動用電增長的主要動力正在從傳統高耗能産業向新興産業、服務業和生活用電轉換,電力消費結構在不斷調整。全年新增發電裝機容量創曆史最高水平,年底發電裝機達到15.1億千瓦、供應能力充足,非化石能源發展迅速、年底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比重提高到35.0%;火電發電量負增長、利用小時降至4329小時。全國電力供需進一步寬松、部分地區富餘。
展望2016年,預計宏觀經濟增速總體将呈現穩中緩降态勢,電力消費增速将維持低速增長;全年新增裝機1億千瓦左右,預計年底發電裝機容量将達到16.1億千瓦左右,其中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比重進一步提高至36%左右;全國電力供應能力總體富餘、部分地區過剩。火電設備利用小時進一步降至4000小時左右,加之燃煤發電上網電價下調、部分省份大用戶直接交易操作過程中降價幅度較大,都将是大幅壓縮煤電企業利潤的因素。
一、2015年度全國電力供需狀況
(一)電力消費減速換檔、消費結構不斷調整、消費增長主要動力轉化,電力消費反映經濟新常态特征
2015年,全國全社會用電量5.55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0.5%,增速同比回落3.3個百分點,“十二五”時期,全社會用電量年均增長5.7%,比“十一五”時期回落5.4個百分點,電力消費換檔減速趨勢明顯。2015年電力消費增速放緩是經濟增速放緩、經濟結構優化等必然因素和氣溫等随機偶然因素共同作用、相互疊加的結果。分析具體原因:
一是宏觀經濟及工業生産增長趨緩,特别是部分重化工業生産明顯下滑的影響。市場需求增長乏力,工業增加值和固定資産投資增速放緩,房地産市場低迷,鋼鐵、建材等部分重化工業行業明顯下滑,如粗鋼、生鐵、水泥和平闆玻璃産量同比分别下降2.3%、3.5%、4.9%和8.6%。二是産業結構調整和工業轉型升級影響。國家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和工業轉型升級取得成效,高新技術行業比重上升,高耗能行業比重下降,單位GDP電耗下降、電能利用效率提升。三是氣溫因素影響。大部分地區冬季偏暖、夏季氣溫偏低,抑制用電負荷及電量增長。四是電力生産自身耗電減少的影響。全國跨省區輸送電量增速大幅回落、線損電量同比下降3.7%,火電發電量負增長導緻火電廠廠用電量增速回落。
電力消費主要特點有:
一是電力消費結構不斷調整,四大高耗能行業比重下降。第三産業和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比重分别比上年提高0.8和0.6個百分點,分别比2010年提高2.2和1.0個百分點;第二産業用電量比重分别比上年和2010年降低1.4和2.7個百分點,其中四大高耗能行業(化工、建材、黑色金屬冶煉、有色金屬冶煉)用電量比重分别降低1.2和2.0個百分點,反映出國家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效果顯現,且2015年步伐明顯加快。
二是第二産業及其工業用電量負增長,黑色金屬冶煉和建材行業用電量大幅下降是最主要原因。第二産業及其工業、制造業用電同比均下降1.4%,其中四大高耗能行業合計用電同比下降3.4%,各季度增速依次為-1.3%、-1.7%、-3.6%和-6.6%,四季度降幅明顯擴大,直接帶動當季全社會用電量負增長;受固定資産投資增速回落特别是房地産市場低迷等因素影響,黑色金屬冶煉和建材行業用電同比分别下降9.3%和6.7%,增速同比分别回落10.9和12.2個百分點,兩行業合計下拉全社會用電量增速1.3個百分點,是全社會用電增速明顯回落(若扣除這兩個行業,則全社會用電量增長2.2%)、第二産業及其工業用電負增長的主要原因;可見,高耗能行業快速回落導緻全社會用電增速明顯放緩,其對電力消費增速放緩産生的影響明顯超過其對經濟和工業增加值波動的影響,這也是全社會用電量增速回落幅度大于經濟和工業增加值增速回落幅度的主要原因。“十二五”時期,建材、有色金屬冶煉和黑色金屬冶煉行業用電年均增速分别比“十一五”回落7.5、10.5和11.5個百分點,回落幅度遠大于其他制造業行業,這既是全社會用電增速換擋的最主要原因,也反映出傳統工業結構在持續調整。
三是第三産業和城鄉居民生活用電增速同比提高,電力消費增長動力正在轉換。随着第三産業蓬勃發展、城鎮化及居民用電水平提高,第三産業和城鄉居民生活用電同比分别增長7.5%和5.0%,增速同比分别提高1.1和2.8個百分點,分别拉動全社會用電量增長0.9和0.6個百分點,“十二五”時期用電年均增速分别高于同期第二産業增速4.8和2.4個百分點,顯示出拉動用電增長的主要動力正在從高耗能産業向第三産業和生活用電轉換。第三産業中的信息化産業加快發展,帶動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用電增長14.8%。
四是東部地區用電增速最高、用電增長穩定作用突出,西部地區增速回落幅度最大。東、中、西部和東北地區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分别增長0.8%、0.2%、0.8%和-1.7%,增速同比分别回落2.7、1.5、4.0和3.4個百分點。東部地區用電在各地區中增速最高,其用電增長拉動全國用電增長0.4個百分點,是全國用電增長的主要穩定力量。西部地區用電回落幅度最大,四個季度用電增速依次為1.9%、3.3%、0.7%和-2.8%,下半年以來增速逐季回落,第四季度出現負增長、且降幅為各地區中最大;在産業結構調整升級、國内外經濟增長緩慢、大宗商品市場持續低迷的環境影響下,高耗能行業用電增速回落,是西部地區用電量增速大幅回落的最主要原因,對全國用電增速回落的影響也很大。
(二)電力供應能力充足,非化石能源發電快速發展、發電生産結構持續優化,火電設備利用小時創新低
2015年,全國主要電力企業合計完成投資8694億元、同比增長11.4%。其中,為貫徹落實《配電網建設改造行動計劃(2015~2020年)》等文件要求,提升電網配電能力,電網公司進一步加大電網基礎設施投資力度,全年完成電網投資4603億元、同比增長11.7%;完成電源投資4091億元、同比增長11.0%。全國淨增發電裝機容量1.4億千瓦,創年度投産規模曆史新高,其中風電新增投産超預期、達到曆史最大規模。2015年底全國全口徑發電裝機容量15.1億千瓦、同比增長10.5%。年底全口徑發電量5.60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0.6%。全國發電設備利用小時3969小時、同比降低349小時,已連續三年下降。2015年,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容量和發電量占比分别比2010年提高8.1和8.3個百分點,電力供應結構逐年優化。
電力供應主要特點有:
一是水電投資連續兩年下降,水電發電量較快增長,設備利用小時保持較高水平。“十二五”期間水電新開工規模明顯萎縮,随着西南大中型水電項目相繼投産,年底全國主要發電企業常規水電在建規模僅有3200萬千瓦,全年水電投資同口徑同比下降17.0%,已連續兩年下降,預計未來幾年水電新增規模較小。年底全口徑水電裝機容量3.2億千瓦,發電量1.11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1%;設備利用小時3621小時,為近二十年來的年度第三高水平(2005年、2014年分别為3664和3669小時)。
二是并網風電、太陽能裝機及發電量快速增長。主要受2016年初風電上網電價調整預期影響,2015年基建新增并網風電裝機再創新高,年底全國并網風電裝機容量1.3億千瓦,“十二五”時期風電爆發式增長,累計淨增容量近1億千瓦;全年發電量185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5.8%,利用小時1728小時、同比降低172小時。近幾年國家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極大促進了太陽能發電規模化發展,東部地區分布式光伏在加快增長,西北地區光伏大基地呈規模化增加,這是“十二五”期間新能源建設發展的亮點。受當地市場需求疲軟、消納壓力較大等因素影響,西北、東北部分風電和太陽能比重較高省份“棄風”、“棄光”問題比較突出。
三是核電投産規模創年度新高,發電量高速增長。全年淨增核電機組600萬千瓦,年底核電裝機容量2608萬千瓦、同比增長29.9%。“十二五”時期,核電裝機容量淨增1526萬千瓦、年均增長19.2%。全年核電發電量同比增長27.2%,設備利用小時7350小時、同比降低437小時。
四是火電裝機大規模投産,發電量連續兩年負增長,利用小時創新低。全年淨增火電裝機7202萬千瓦(其中煤電5186萬千瓦),為2009年以來年度投産最多的一年,年底全國全口徑火電裝機9.9億千瓦(其中煤電8.8億千瓦、占火電比重為89.3%),同比增長7.8%。全口徑發電量同比下降2.3%,已連續兩年負增長。火電發電設備利用小時創1969年以來的年度最低值4329小時,同比降低410小時。火電設備利用小時持續下降,主要是電力消費增速向下換擋、煤電機組投産過多、煤電機組承擔高速增長的非化石能源發電深度調峰和備用等功能的原因,此外,火電中的氣電裝機比重逐年提高,也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了火電利用小時。但是從火電占比、機組出力、負荷調節等特性,以及電價經濟性等方面綜合評價,火電在電力系統中的基礎性地位在短時期内難以改變。
2015年,全國6000千瓦及以上電廠火電機組供電标準煤耗315克/千瓦時、同比降低4克/千瓦時,顯著超額完成國家《節能減排“十二五”規劃》确定的2015年325克/千瓦時的規劃目标。
五是跨省區送電量增速大幅回落。2015年,全國跨區、跨省送電量同比分别增長2.8%和-1.8%,增速同比分别回落10.3和12.6個百分點,跨區送電量增長主要是前兩年投産的特高壓直流工程新增送出,如錦蘇直流、賓金直流、哈鄭直流送電分别增長8.2%、32.7%和92.7%。南方電網區域西電東送電量同比增長9.8%。三峽電站送出電量同比下降12.0%。
六是電煤供應持續寬松,發電用天然氣供應總體平穩。國内煤炭市場需求下降,煤炭供應能力充足,電煤消費已經連續兩年負增長,電煤供需總體寬松。全國天然氣消費需求增長明顯放緩,天然氣發電供氣總體有保障,氣價下調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天然氣電廠經營壓力,但仍有部分氣電企業虧損。
(三)全國電力供需進一步寬松、部分地區富餘
2015年,全國電力供需進一步寬松、部分地區富餘。東北和西北區域供應能力富餘較多,華北電力供需總體平衡略寬松,華東、華中和南方區域電力供需總體寬松、部分省份富餘,省級電網中,山東、江西、河南、安徽個别時段存在錯峰,海南8月前電力供應偏緊。
二、2016年全國電力供需形勢預測
(一)電力消費仍将保持低速增長
2016年,宏觀經濟增速總體将呈現穩中緩降态勢,總體判斷用電需求仍較低迷。但受低基數等因素影響,預計拉低2015年用電量增長的建材和黑色金屬冶煉行業用電量降幅在2016年将收窄;受經濟轉型驅動,信息消費、光伏扶貧、城鎮化發展等因素也會繼續拉動第三産業和居民生活用電量保持較快增長;工商業銷售電價下調以及電力用戶直接交易,降低了用電企業生産成本,有助于改善企業經營,增加電力消費;部分地區推行電能替代既能促進大氣污染防治和節能減排,也能促進電力消費增長。綜合判斷,在考慮常年氣溫水平的情況下,預計2016年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1%-2%(在電量低速增長情況下,如果氣溫波動較大,其對全社會用電量增幅的影響程度可能達到1個百分點左右)。
分産業看,預計第一産業用電在常溫氣候條件下維持2015年中低速增長水平。第二産業用電受到部分行業尤其是重化工業産能過剩、國家加大節能減排力度、推動傳統産業技術升級等綜合因素的影響,但考慮到建材、黑色金屬冶煉行業用電量降幅收窄,預計第二産業用電量降幅将比2015年收窄。第三産業在國家轉型升級、積極推進“大衆創業、萬衆創新”、培育信息消費,以互聯網、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為主要代表的信息化加快發展等因素帶動下,用電繼續保持較快增長,預計用電量增速與2015年總體持平。城鄉居民生活用電平穩增長,預計增速與2015年總體持平。
(二)電力供應能力充足,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比重進一步提高
預計全年新增發電裝機1億千瓦左右,其中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5200萬千瓦左右;年底全國發電裝機達到16.1億千瓦、同比增長6.5%左右,其中水電3.3億千瓦、核電3450萬千瓦、并網風電1.5億千瓦、并網太陽能發電5700萬千瓦左右,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比重提高到36%左右。
(三)全國電力供應能力總體富餘、部分地區過剩
綜合平衡分析,預計全國電力供應能力總體富餘、部分地區過剩。其中,東北和西北區域電力供應能力過剩較多,華北區域電力供需總體平衡、部分省份富裕,華中、華東和南方區域電力供需總體寬松、多個省份富餘。按照全社會用電量增速1%-2%的中值測算,預計全年發電設備利用小時3700小時左右,其中火電設備利用小時4000小時左右。
三、有關建議
(一)嚴格控制電源新開工規模,合理壓縮投産規模,優化增量結構,促進電力行業科學發展
随着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态,能源電力需求增速放緩,預計“十三五”前中期電力供需将延續總體富餘、部分地區明顯過剩的格局,電力行業發展将面臨嚴峻挑戰。必須努力踐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加快轉變電力發展方式,做優增量,把行業發展主要依靠外延式擴張轉變為主要依靠創新和深化改革來推動。建議:一是嚴格控制電源新開工規模,合理壓縮投産規模。要結合當前及“十三五”期間電力消費增速向下換擋的實際,科學确定和嚴格控制電源新開工規模,集中消化好現有過剩能力。相關政府部門既要嚴格控制煤電開工規模,也要适當控制具有明顯随機性、間歇性、波動性特征的風電和光伏發電的開發節奏,以避免過快發展造成發電能力過剩加劇、行業資産利用效率下降和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上調壓力加劇;要堅持地區環保約束、大範圍資源優化配置以及市場公開競價相結合的原則,取消一批不具備核準條件的煤電項目,暫緩一批已核準項目開工,避免進一步加劇發電市場過剩。發電企業更要嚴格控制電源新開工規模,尤其在電力過剩明顯地區,緩建一批已核準項目,對于部分已開工項目,具備條件的也可研究推遲或停建,合理壓縮投産規模,做好風險防控。二是提高調峰電源比重。在嚴格控制電源開工規模情況下,加快抽水蓄能等調峰電源建設,建議将部分有條件的煤電機組改造為調峰機組(并建立相應調峰輔助服務電價機制),提升電力系統綜合調峰能力,既能提高可再生能源發電消納能力,也能提升高參數大容量煤電機組運行效率,從而提高全行業乃至全社會資産利用效率和效益。三是優先開工水電和核電項目。相比風電和太陽能風電,水電和核電不僅同樣具有良好綠色低碳性能,還有發電成本相對較低和發電容量效用高的比較優勢,在嚴格控制電源總開工規模情況下,可有序開工這兩類項目,為拉動和穩定經濟增長、促進電力結構綠色轉型和低碳發展、保障電力中長期安全經濟供應發揮作用。四是加快清潔能源基地外送電通道建設以及城鄉配電網建設改造。經濟低谷時期電力投資是拉動社會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同時也超前儲備了經濟發展的電力保障基礎條件;清潔能源基地外送電通道以及城鄉配電網建設改造,一方面是擴大西部清潔能源在東中部的消納市場,另一方面,配電網升級建設改造,可以滿足人民生活的電能替代需求,兼顧電動汽車、充電樁以及分布式能源快速發展的接入要求。
(二)遠近結合、多措并舉,加快解決“棄水”、“棄風”、“棄光”問題
電力建設發展具有較長的周期性和路徑依賴,要加快解決電力系統運行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從行業全局來統籌協調已建發電設施的合理運行問題。從長遠看,一方面要強化電力統一規劃,真正做到各類電源之間、電源電網之間相協調,區域布局及項目與消納市場、配套電網以及調峰電源相統籌,健全國家規劃剛性實施機制;另一方面要調整新能源發電發展思路,風電和光伏發電發展應堅持集中與分散相結合原則,鼓勵中東部地區分散、分布式開發。更重要的是要在電力系統運行中采取綜合性解決措施:一是建設跨區跨省通道,擴大可再生能源發電消納市場。要結合規劃盡快提出雲南、四川和“三北”地區等可再生能源基地的跨省區消納輸電通道。二是優化系統調度運行,提高跨省區輸電通道利用效率,在更大範圍内解決棄水棄風棄光問題。三是建立系統調峰調頻等輔助服務補償機制或輔助服務市場,調動各類機組參與輔助服務市場的積極性,提高系統對非化石能源發電消納能力。四是加快實施電能替代,采取靈活電價機制等手段挖掘需求側潛力,實現電力增供擴銷,千方百計提高消納可再生能源發電能力。
(三)堅持開放發展,推動與周邊國家的電網互聯互通
一是統籌利用國内國際兩種資源、兩個市場,加強與“一帶一路”周邊和沿線國家及地區的電力合作,促進特高壓輸電以及核電、火電、水電“走出去”,帶動相關裝備、技術、标準和管理“走出去”。二是在加快建設中國能源互聯網的同時, 積極推動中國與周邊國家的電網互聯互通。三是積極參與全球能源電力治理,主動參與相關國際标準制定,加強能源電力信息統計能力建設和電力信息交流。
(四)科學推進電力行業節能減排工作
一是統籌規劃減碳、節能、節水、污染物控制目标和措施,注重整體效益的提高。二是加快建立電力排污許可管理制度,進一步規範煤電污染物管控方式。三是持續提高煤炭轉換為電力的比重,加快以電代煤、以電代油步伐,進一步降低散燒煤炭對環境的影響。四是在推進煤電超低排放改造專項行動中,要加快完善超低排放監測、監管、技術标準體系,企業要高度重視超低排放改造的可靠性、穩定性和經濟性,因地、因廠、因煤制宜選擇環保設施改造技術路線,科學合理安排改造周期,保障環保設施改造質量。
附表1
2015年及“十二五”時期電力工業發展有關
主要指标增速情況
附表2
2010、2015年電力工業有關結構及相關指标
變化情況
發布時間: 2016-02-15 來源:中電聯
|